环院要闻|援疆筑梦·青春闪耀——我院组织召开援疆支教学生座谈会

时间:2025-02-20 点击数:

 2024年9月,我院三名学子踏上了赶往新疆于田县志愿支教之旅,104个援疆筑梦、青春闪耀的日子里,我院学子克服困难、坚守岗位,以昂扬饱满的状态圆满完成支教任务,于2024年12月29日从新疆于田县载誉而归。


 为总结援疆支教三个多月的宝贵经验,持续激励我院学子积极投身支教行动,我院于1月9日组织召开了援疆支教学生座谈会院党委书记朱复义、副书记沈杰然、学生工作办公室全体老师及3名支教学生参加了座谈会。


 座谈会充满欢声笑语,三位同学分享支教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,有适应期的咬牙坚持,有想念学校师生和家人的牵肠挂肚,有学生教师身份转变的探索思考,有孩子们拥抱他们时的满心成就,有结束支教生涯时的不舍期待……沈杰然希望三位同学能够将支教过程中的所见所闻、所思所感与同学们分享,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支教、关注支教、参与支教。


朱复义对三位同学的归来表示热烈欢迎,对三位同学的付出与成长给予肯定,并鼓励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,继续发扬支教精神,将这份爱与责任传递下去。


支教感悟


21给排水科学与工程4班 高磊


支教期间,我服务于田县第二小学党建办公室,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切实体会到了教育工作的不易与身处其中的快乐。作为一名党员,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,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。在支教过程中,我努力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,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力求在言行举止上做到表里如一。三个月来,自己在政治素养、业务能力、团队协作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。这次支教经历对我来说是宝贵的财富,它不仅让我获得了实践经验,更让我在思想上得到了升华。我将以此为起点,继续努力,不断进取,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

21环境工程2班 任江文


援疆支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。在这里,我深刻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和边疆地区对知识的渴望。与当地师生相处,我更加理解了多元文化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。教学中,我遇到了各种挑战,但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。看到孩子们求知的眼神,我更加明白了教育的意义。说到这里,最最最感到值得一提的是,他们基本上没有近视,他们每个人的眼睛都是清澈明亮的。虽然他们对未来、远方和梦想的感知还不太清晰,但他们每个人都独特且丰盈、单纯且善良,孩子们拥有健康的体魄、爽朗的笑容和幸福的学校生活。在这里,他们活泼开朗不爱玩手机,他们喜欢洒满阳光的操场,男孩子喜欢踢足球,女孩子喜欢唱歌画画;在这里,他们纯粹且热情,我想倾尽全力把我所学、所知、所感分享给每一个孩子。这段经历让我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和工作,也激励我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努力。援疆支教也是我人生中一笔最宝贵的财富。



22环境工程1班 周昕卉


我经常想要尽自己所能将知识装进他们的小脑瓜里,但小朋友们的理解能力总是有限且爱跑毛,孩子们的课堂表现也让人无奈又觉得好笑,那怎么办,只能不停地改进教学方法,设置奖励机制。到今天为止,我已经能熟练地运用彩虹屁夸夸法和谁表现不好谁跳舞法了,虽然无厘头但奈何它管用啊!有时前一秒还在温柔叫宝贝,下一秒就严厉地喊出了他的大名!就这样在课堂的欢声笑语中我与孩子们度过了一天又一天。每天放学时校门口听见高低起伏,长短不一的童声“老师明天见!”“周老师再见!”总能唤醒来时的那份初心,消除一天的疲惫。就是在这样一天又一天的陪伴中,我们被一天又一天的治愈着。

高中最喜欢在作文中写鲁迅先生的一句话:“无尽的远方,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。”今天,我想骄傲地告诉自己,你现在是一名老师,在祖国的西北,在新疆,在和田市于田县第五幼儿园,正和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,正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着同一件事,幸福又充实。在这里,我有一个代号,叫周老师。


支教期间,三位同学发挥自身特长,扎根边疆一线,用自己的热爱持续闪闪发光,高磊同学用党员的严谨与担当投身基层党建工作;任江文同学带领孩子们在书法社中挥毫泼墨感受传统文化之魅;周昕卉同学自己作词谱曲用歌声唱出心中热爱。他们用行动诠释热爱,以青春奔赴“疆”来




 今后,学院将以此次支教成果为契机,持续推动援疆支教工作走深走实,为更多同学提供锤炼自我、奉献社会的广阔平台,也希望支教同学能够继续讲好支教故事,传递支教精神,奉献青春力量,继续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。






天津城建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

 地址: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6#行知楼四楼